湛江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的三個先行考量
黃祖輝
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頒發《關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給湛江新階段新發展注入強勁的天時,這是湛江新一輪發展的千載難逢機會,必須科學精準把握,采取切實有效的舉措,乘勢而上,使湛江真正肩負起省域副中心城市責任,加快推動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不辜負省委對湛江發展的殷切希望。
是否能夠充分精準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有三個先行考量,一是思想觀念是否破冰先行對接;二是概念定位是否精準對接;三是營商環境是否優化對接。
思想破冰先行對接
思想觀念是一切工作的指南針,是實踐之前提、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大會上指出: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深圳40年來堅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領創造了偉大奇跡,其積累的寶貴經驗值得借鑒。改革開放以來,湛江錯失了幾次發展機遇,首要原因是思想觀念問題。湛江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必須從思想觀念入手,以思想破冰引領對接,不斷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摒棄湛江傳統上留存的氣度、底氣、勇氣等方面的思想障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方位作出科學的戰略判斷,明確指出我國處于新時代新發展階段。這個新階段是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以發展實體經濟為著力點,構建新發展格局,達到量的積累實現質的飛躍的新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湛江進行一次深刻的思想破冰行動,正當其時,非常必要。新階段湛江奮力思想破冰,要做到三點:一是學習“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海量包容,增強湛江人的開放包容氣度,為來湛創業人才提供更多更具優勢的硬平臺、軟環境,消除他們后顧之憂,吸引更多具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四海人才來湛工作,為湛江新發展聚集更多人才;二是堅定發展信念,從企業發展思想觀念的源頭上尋找動力,分析改革開放初期湛江名企從創造輝煌到走向衰落的深層思想因素,堅定新階段發展信念,增強湛江在新發展階段的底氣;三是增強革舊圖新的勇氣,吸取上個世紀湛江特色企業在發展觀念上存在小富即安、不愿創新、不敢嘗試,耽誤發展機遇的教訓,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向著新階段新目標挺進。
概念定位精準對接
《意見》中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先示范區、一帶一路、海南自由貿易港四大國家戰略建設機遇。湛江就要在這四大國家戰略建設中進行精準對接,對接思路需要具有針對性、可行性,不能四者皆同。
根據湛江區位特點、產業優勢、基礎資源條件,分析在國家四大戰略建設中湛江的可為、敢為、能為之領域,尋找對接,有別對接,精準對接。在對接概念定位上可表述為:融灣聯港泛北合作。即融合粵港澳大灣區,對接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先示范區,聯結海南自由貿易港,參與泛北部灣合作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合”在物理意義上是指熔成、熔化,融為一體。這里表述的“融灣”,就是指湛江要與大灣區融為一體;浉郯拇鬄硡^、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先示范區是廣東省委舉全省之力加快推進建設的重要任務,廣東省委簡稱為“雙區建設”。湛江雖為“9+2”城市之外,但一樣是大灣區一體化建設的組成部分,必須想方設法舉全市之力進行融合,在與“9+2”城市深度協作、探索特別合作區、產業鏈分工等方面創新有為,達到融為一體!奥摻Y”是心理原理的一個重要概念,是神經元的功能,通過建立某種聯系,對客觀事物產生意識,然后相結合!奥摻Y”是由于某種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間有了密切的聯系,結果重在“結合”!奥摳邸笔侵刚拷摻Y海南自貿港,通過建立聯系與自貿港結合,開展密切合作。湛江是祖國大陸通向海南的咽喉之地,與海南隔海相望,但在行政級別上,湛江是地市,海南是省級,湛江低于海南,只有湛江主動出去聯結海南,產生某種聯系,才能達到更好結合。湛江與海南在港口合作、先進制造業(比如石化能源、海洋生物制藥、海洋能源開發利用、海工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比如健康醫養、旅游產業、農業種植業)等方面可以開展深度合作,實現聯結!胺罕焙献鳌笔侵竻⑴c泛北部灣合作,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泛北部灣合作涵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文萊等東盟中臨近北部灣的國家,參與泛北合作,是對接東盟的重要機遇和途徑。2020年湛江被列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以唯一地級市身份與13個。▍^、市)簽署《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這是發揮湛江港口輻射帶動作用,改善湛江鐵路、公路建設的極好機遇,也是把湛江加快建設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關鍵一招,有利于湛江建設成為陸海聯動發展重要節點城市。
營商環境優化對接
《意見》要求支持湛江對標世界銀行和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推動湛江形成高水平開放合作新格局的前提條件。過去,湛江錯失發展機遇,沒有取得突破性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營商環境問題。湛江市委市政府把2021年確定為“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就是緊緊抓住湛江新階段發展的“牛鼻子”,主動搶先贏得區域競爭新優勢,為湛江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創造條件,實現湛江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迫不可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第24條指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边@是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就是讓營商環境更加便利化,更具法律保障,更易接軌國際,暢通國內外循環。新加坡營商環境排名全球第二,僅次于新西蘭,其商環境有五點鮮明特征,簡約的體制、高效的智慧、高度的法治、高水平的開放、企業視角的透明。深圳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推動科技創新制度,使深圳始終成為引領中國改革開放先行示范區的一流營商環境。新加坡、深圳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值得湛江借鑒。分析湛江營商環境現狀,可以從改革社會信用環境、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發揮生態環境和公共衛生資源優勢為重點,轉變政府職能,聚集服務創新、體制機制創新、依法治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作者:湛江市哲學政治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